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细则
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细则
(2023版)
一、上课前:
1、老师需提前10分钟到实验室打开实验室,打印上课学生名单。
2、检查实验配件、仪器是否完好;
3、填写《实验室记录本》,时间、日期、人数;老师、学生都必需签字;
二、上课时:
1、到点扫码考勤、要求提交预习报告,没写预习报告,不允许做实验。若是忘记带了,老师视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让学生做实验;
2、讲课时间不宜过长,尽量在20分钟以内。学时长的实验可适当延长。建议可先讲一部分,待学生做一段时间后就共性问题再讲解一下。
3、不得对学生进行实验演示;如确有需要,可用实验仪器照片、拍摄视频播放等代替演示。不得事先将仪器调好,不得事先把实验线路接好。实验前仪器应当保持在初始状态;
4、讲课完后需检查学生做实验情况,间隙可批改实验报告;
5、无特殊情况请不要离开实验室,不要指使学生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;
6、需全程巡视、检查学生实验情况,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有客观评价,尽量杜绝学生抄袭数据、编造数据;
7、学生提交的数据一定用空白实验报告纸填写,老师要签字,一般情况下需要到仪器前检查其数据真实性。
8、学生完成后要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和数据,在原始数据记录页签名,扫二维码给学生打操作分;
9、实验完成后整理仪器,将仪器状态调整至未使用前的初始状态。检查仪器是否完好,保证下次实验正常运行。损坏情况,最后离开时间等一定记录在《实验记录本》上,以便下次课老师了解。打扫卫生,关闭电源,收起投影屏幕;
10、实验不得提前下课,教师不得提前离开实验室,有时间可批改实验报告;
三、课后:
1、每周及时批改学生实验报告,要求在学生提交报告1周内完成实验报告批改;
要求1:
预习报告给分:预习报告给分在老师给学生操作分时酌情考虑进去。若预习报告写的不好的,操作分酌情扣0.5分或者1分;
要求2:
课堂表现给分:
1、一般情况以7分为基准,属于正常完成的;
2、表现良好、态度端正等可酌情加分,不宜给满分;
3、实验做的快的学生需仔细检查是否有数据抄袭、代做情况;
要求3:
上课时间要求:
上午1 | 上午2 | 下午1 | 下午2 | 晚上 | |
2.5学时(115分钟) | 8:00~9:55 | 10:00~11:55 | 1:30~3:25 | 4:00~5:55 | 7:00~8:55 |
3学时(135分钟) | 8:00~10:15 | 1:30~3:45 | 4:00~6:15 | 7:00~9:15 | |
4学时(180分钟) | 8:00~11:00 | 1:30~4:30 | 4:00~7:00 | 7:00~10:00 |
要求4:
学期结束时实验教学资料整理:
1、 《实验记录本》,需老师、学生签字、实验人数、上课时间和每次实验情况等相关记录;
2、 检查实验仪器情况,整理桌面。
大学物理实验中心
2023-11-1